在人臉識別圖像采集裝置中,光源通常采用大功率紅外二極管,波長分別為850 nm和940 nm。雖然市面上購買的LED標稱值為850 nm或940 nm,但在測量特定LED產(chǎn)品的中心波長時仍存在許多偏差。以850nm發(fā)光二極管為例,實際中心波長為835nm和865nm,單個850nm LED的帶寬約為50nm。如果中心波長不同,疊加后多個led的光譜帶寬會非常寬。這對后續(xù)窄帶濾波器的帶寬、能量利用率和信噪比的選擇都是非常不利的,因此在選擇LED光源時其中心波長應該相一致。此外,隨著工作溫度的升高,LED光源的中心波長向長波方向移動。每增加10℃,發(fā)光二極管的中心波長向長波方向漂移1nm。隨著工作溫度的升高,LED的發(fā)光效率迅速下降。當溫度升高到85℃左右時,LED的輸出效率下降到50%左右。另外,在選擇LED的發(fā)散角時,發(fā)散角越小越好,可以提高光源的能量利用率。
人臉識別濾光片厚度如何選擇?
考慮到成本因素,用于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的CCD接收機和相應的鏡頭組基本上是現(xiàn)成的、通用的,并廣泛應用于網(wǎng)絡攝像機或手機攝像機中。這種通用相機的調(diào)焦范圍比較小。如果在CCD前面放置一個濾波器,則會引入額外的光程差來模糊圖像。當光程差相對較小時,通過微調(diào)焦距可以使圖像清晰,但當濾光片厚度較大時,引入的光程差也較大,不能通過微調(diào)焦距進行調(diào)整,導致圖像模糊。因此,許多人把濾光片放在CCD攝像機的鏡頭前,而不是CCD傳感器前面,因為它相當于一個不干擾成像光程的濾波器。但是,放置在鏡頭前的濾光片尺寸大,安裝不方便,而且不美觀,所以很多人希望減少濾光片的面積,而且可以放置在CCD傳感器前,內(nèi)置在相機里,這樣不僅節(jié)省了濾光片的成本,而且不影響外觀。要想把濾光片置于攝像頭之內(nèi),要求濾光片的厚度很薄,經(jīng)過實踐用0.55mm或0.7mm厚的濾光片是合適的,瑞研光學利用全介質(zhì)硬膜鍍膜技術成功實現(xiàn)了在0.2mm以上的玻璃基片上鍍制窄帶濾光片的技術。
在需要拍攝大角度視野時應注意的事項
如果您需要拍攝一個大視角,窄帶濾波器需要放置在最接近CCD或CMOS,也就是說,內(nèi)置到相機。如果濾光片直接放在相機鏡頭前,拍攝角度一般在20°以內(nèi)。
有大角度的干擾光存在時應注意的事項
即使不需要拍攝大角度的視角,如果存在大角度干涉光,特別是當信號光波長稍微短于信號光波長時,為了提高抗干擾能力,還建議濾光器應當放置在照相機中,靠近CCD或CMOS的前面,在透鏡的后面,有利于減少大角度視場中的干涉光。